舞蹈艺术是人类文化一个组成部分,舞蹈以动态形式为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载做了重要补充,并发展成了一种技艺性很强的表演艺术。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舞蹈教育,舞蹈教育可分群众性和专业性两类。群众性舞蹈教育以普及知识、提高素质、健身怡情反映社会的文明。
一、教材选用:
运用“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材”教学。依照学生不同年龄特点,进行舞蹈的编排与教学难度的增加。教材分为15级,每级均包含10个舞蹈剧目。教材内容汇集了我国各民族、各地区的民间舞蹈风格,融合了民族音乐、民间传说等各种文化,舞蹈不仅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,还具有引人入胜的趣味性。开启心智的同时提升艺术的审美与修养,使肢体和精神都得到健康成长。
二、训练目的:
舞蹈动态风格各异,有浓郁的地方、民族特色,兴趣性得到极大体现。训练孩子们上下身协调的能力。采用民谣、儿歌等形式,教材包括:藏族、蒙族、秧歌、新疆、云南花灯、鲜族等,教材在舞蹈的设计上强调道具的运用与民族服饰的穿着,诱发孩子的表现欲望与爱美情结,使孩子在舞蹈状态中想表现、能表现自己。同时,也给予孩子一定的创造空间,使她们能够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,进而培养孩子欣赏美、驾驭美的能力。
三、特色教育模式:
先做基础形体训练、基本技巧训练。再对孩子进行民间舞组合、成品舞蹈授课。
四、招生对象:6岁左右或以上年龄
五、教学用具:舞蹈服(统一颜色,自备) 舞蹈鞋(自备)
|